您的位置  > 互联网

高阶自动驾驶成新车型竞争最新高地,腾势N7搭载率62.2%

上半年刚刚夺得新能源销量冠军的比亚迪,下半年则将智能辅助驾驶作为重点。 近期推出的腾势N7也重点推广智能辅助驾驶。 这也是广汽艾安上半年表现出色的最新产品。 豪普GT也不例外。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标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FSD极有可能在下半年正式进入中国,而上海可能是第一个推出的城市。 以韦晓莉为代表的新势力不断滚滚而来,从高速领航辅助驾驶迭代到城市领航辅助驾驶。

这些最新进展意味着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已进入量产上市的新阶段。

这些增量组件除了用户看得见的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等之外,还包括隐形的智能驾驶芯片、座舱芯片、高精度定位系统、自动驾驶算法等。新组件的加入意味着新供应商的崛起,这也是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新的产业和市场竞争格局。

在这场智能驾驶大战中,增量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更值得研究。 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实现自动驾驶过程中用户看不到但又不可或缺的增量组件——高精度定位系统。 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将全部拥有高精度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方面,据了解,其中九家与道源电子有合作。 高精度定位系统是如何量产并搭载到车辆上的? 它经历了怎样的技术路线选择? 如何实现成本和性能方面的量产最优解决方案?

01

为什么高端自动驾驶需要高精度定位系统

高级别自动驾驶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手、眼睛、脚的自动驾驶。 车企一般将其命名为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其发展历程是从高速公路到城市。 具有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可以实现从A点到B点的点对点自动驾驶。当然,所有车企都要求用户保持监督,并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以确保安全。

要实现上述功能,行驶车辆需要能够时刻清楚地感知自己所在的车道、车道线的虚实以及车辆距离下一个路口的位置,提供实时的高精度位置信息用于车辆加速、转向和制动控制和规划。 业界将这种定位能力定义为厘米级定位,是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功能。

如果汽车连自己的位置都无法准确定位,又如何实现自动驾驶呢? 可以认为,高精度定位系统是实现高水平自动驾驶的基石。

特别是进入2023年之后,更多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将采用“轻型高精度地图+重型车辆自身感知能力”的解决方案,将具有全天候、全场景、高可靠等高可靠性特点。 - 精密定位系统。 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 需求的存在使得高精度定位系统有必要投入到汽车中,也有机会培养细分领域的新领导者。

与特斯拉的纯视觉解决方案相比,更多搭载高端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硬件配置齐全,包括负责规划和决策路线的大型计算芯片、提高车辆感知能力的激光雷达、增强的高精度具有车辆定位功能的定位系统等

进入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领先的比亚迪也开始为新车型配备自动驾驶功能。 这加速了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大规模导入的进程,比如激光雷达、大功率芯片、高端精准定位系统等都是这场竞争的受益者。

如前所述,2023年上半年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品牌均在量产车型上配备了高精度定位系统。 敏锐的投资者也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机会。 以道元电子为代表的玩家近年来获得了投资。 道源宣布C+轮融资,北云、黛石近期也获得资本认可。 随着资本的增加,该细分市场也将迎来包括技术路线、性价比、维护成本等多维度的竞争。

由于技术方向、成本和量产难度的影响,智能汽车新部件的产品形态各异,高精度定位系统也不例外。

02

高精度定位系统量产最优解的平衡法

高精度定位系统主要有三种产品形态,其核心是系统的关键部件——惯性测量单元IMU:

1、P-Box将RTK定位、独立IMU、集成定位算法软硬件组合成一个独立的定位盒;

2、独立的IMU,具有独立的外壳保护和完整的IMU内部误差补偿;

3、没有独立外壳、与PCB版域控制器集成的芯片式IMU。

车辆零部件通常需要根据车规进行严格的测试,以满足温湿度变化、振动冲击、电磁干扰等各种复杂场景的使用要求,并且在有效期内仍需可靠运行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这是对汽车法规的简单解读。

对于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新部件,温度变化和持续振动分别会对独立IMU和贴片IMU产生什么影响? 道源近期披露了一项测试,这也是该领域供应商首次披露此类测试。 我们以温度变化为例。

温度变化实验中,带有外壳保护的独立IMU在加热和​​冷却测试中表现出相对平缓的温度变化,陀螺仪输出角速度稳定,没有明显的零偏差。 芯片IMU的温度曲线波动较大,意味着器件温度变化较快,陀螺仪输出角速度变化明显,零位偏差明显增大,横滚角和航向角也产生较大偏差。

用读者更容易理解的话来解释一下,对于搭载贴片IMU的自动驾驶汽车来说,如果IMU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增加车辆稳定行驶的难度。车辆,甚至引发事故。 。

在实际使用中,集成在域控制器PCB板中的SMD IMU不可避免地会因智能驾驶或座舱芯片计算能力的增加而增加功耗,从而导致温度升高。 用过电脑的读者都知道,电脑运行会带来高温,这样的高温会对芯片IMU产生影响。

使用贴片 IMU 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采购成本,这也是当前整车价格战下的直接诉求。 但从使用成本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成本来看,一旦SMD IMU模块损坏,可能会导致域控整个PCB板的更换。 毕竟更换PCB上的模块可不是普通维修技术人员能够做到的。 已完成,更换完成后需要重新校准。 这是车企或者用户应该考虑的维护成本。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或许以上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然而,在当前高端自动驾驶量产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什么样的高精度定位方案能够在兼顾性能和成本的同时尽快实现量产,应该是车企的诉求。 作为高精度定位系统供应商,企业需要为车企的需求而努力。

任何新的组件都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包括成本、性能、可靠性、稳定性、SOP难度和速度、维护难度和成本等。

在车志军看来,汽车目前的样子并不是智能汽车的最终样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新零件的形式或功能组合需要继续探索。 对于新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意味着能否保住在汽车上的地位,能否跟上技术和性能迭代,是否具备足够的量产和交付能力。

例如,作为车载传感摄像头,分辨率不断提高,已经达到1080P。 几年后,很可能会升级到4K并带有3D功能。 车志军猜测,或许这就是特斯拉FSD的方向,因为马斯克认为人类只需要头部+眼睛就可以驾驶,而机器人只需要车载电脑+摄像头就可以驾驶。

高精度定位系统成功量产并搭载于车辆后,如何站稳脚跟将是整个细分市场各玩家需要考虑的焦点。 供应商现阶段能做的就是横向拓展基于定位的多维度感知,纵向研究定位模块的产品形态。

以道源电子为例。 随着众多量产项目的打磨以及国内外多家车企的不同需求,无论是横向拓展还是纵向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拥有P-Box、独立IMU和SMD IMU的大规模量产供货能力,并根据需求配备不同的算法,还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推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定位+感知”一体化解决方案软件、硬件和云为汽车企业量产提供了新思路。

接下来,我们将看到更多不同的新型零部件供应商在不同的产品形态、不同的技术方向上展开竞争,进而推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进程,让消费者能够拥有更高效、更安全、更好的出行体验。驾驶体验和人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