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互联网

中国体育的“胜负手”:生活的本质不是胜利

两天前,很多网友就已经开始用自己的计算能力来计算中国队能否最终占据奖牌榜第一的位置。 最后阶段,有望在决赛中冲击金牌的拳击手顾宏和李谦以及摔跤手孙亚男成为了他们眼中的“胜利者”。

经过3次决赛、3枚银牌,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最终定格在38枚,未能超越伦敦,历史性地未能登顶奖牌榜榜首。 但计算就是计算。 当比赛落下帷幕,圣火慢慢熄灭时,没有多少人真正在意最后一天奖牌榜逆转的遗憾。 “骄傲”、“耀眼”、“胜利”、“厉害”统统霸屏。 《不以奖牌论英雄》《平安归来》频频与中国奥运健儿配对出现。

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了令中国人民自豪的成绩,更是因为奥林匹克精神突破了金牌的“束缚”,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重要的是奥运会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生命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争取。

从北京奥运会到东京奥运会,这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13年,也是中国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13年。 除了不断巩固举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击等竞技体育项目的优势外,中国竞技体育、中国运动员在欧美国家的世袭领地上不断实现突破。 无论是田径、游泳、赛艇等基础运动,还是击剑、帆船、自行车、花样游泳等欧美国家的强项运动,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体育人不仅取得了摘下观众帽子,盛大亮相,备受瞩目。 尤其是苏炳添在东京100米跑道上闪电般的表现,不仅让世界惊叹中国速度,也让国人相信所谓的“天花板”只是一个需要突破的目标。

更可喜的是中国人民心态的变化。 我们歌颂金牌,争夺金牌,与奥运健儿一起体验夺金的喜悦,但我们不再“只关注金牌”,也不会责怪错失金牌的刘诗雯和顾虹。 我们看不起那些进攻表现差的人。 用最优秀的奥运运动员的话说,“拼搏”、“努力”的运动员才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奥运健儿。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理性分析——三大目标的失败或许是因为中国职业体育多年停滞不前,面临困难,遵循职业规则。 只有这样,才能迎来中国职业体育支援国家队的高光时刻。

这些变化的背后,恰恰是群众体育正在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化。 这是体育大国逐步迈向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13年来,我国群众体育播种、培育、成长,终于迎来质的飞跃。

从比赛的观众到体育的实践者; 从金牌至上到最美的奋斗,体育正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独特的教育意义,比如坚持、拼搏、协作、公平、比如团结和理解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年轻一代。 作为中国年轻一代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学术大师”杨千、“教授”苏炳添、“闹音”张家齐、“小雅”全红婵,他们向世人呈现的不仅仅是舍我。操场。 他们的性格特征可能是有趣的、可爱的、直率的或谦虚的。 这些勤劳、进取、活泼的人物不正是这个时代年轻人最好的榜样吗?

2021年8月8日,是东京奥运会闭幕日,受疫情影响,重启举步维艰。 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80天。 正当“东方奥运会”的圣火逐渐熄灭时,远在北京的武大靖、韩聪、隋文静正在积极备战。 大批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准备工作。 这几年,它逐渐成为冬季项目,无数中国球迷也渴望体验北京冬奥会。

这是一届令人难忘的夏季奥运会。 2020年东京奥运会注定会因其特殊性而被写入历史,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也将令人难忘,因为这也将是人类共同克服困难的时刻。 抗击病毒的历史缩影。

它始于金牌,但超越金牌。 这是13年来奥运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形象的变化。 事实上,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一直渴望给予人类的精神家园。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特约通讯员:刘占坤 慈欣 梁轩 评论:曹静 编辑:张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