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互联网

(每日一题)剪枝:后的树(39)

函数主要流程如下: 1、如果测试数据集为空,则直接返回树的叶子节点的均值; 2、如果当前节点是子树,则对该子树进行剪枝,并分别剪枝左右子树。 进行修剪; 3、如果当前节点的两个子节点都是叶子节点,则考虑合并这两个叶子节点; 4、如果合并后的误差小于合并前的误差,则合并; 5.最后回到后面的修剪树上。 剪枝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判断是否剪枝以及如何进行剪枝。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通过计算合并前后的误差来决定是否进行剪枝。 如果合并后的误差小于合并前的误差,则进行剪枝。 需要注意的是,在剪枝过程中,我们需要遍历整个决策树,所以这个过程非常耗时。 为了提高剪枝的效率,我们可以先构建整个决策树,然后再对其进行剪枝。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避免构建决策树过程中的剪枝错误。 ###答案2:决策树剪枝是为了解决决策树的过拟合问题,降低模型复杂度,提高泛化能力。 CART算法(和Tree)是常用的决策树算法。 CART算法在剪枝时采用后剪枝方法。 具体代码如下: 1.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

将数据集按照一定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通常训练集占总数据集的70-80%。 2. 构建决策树:使用训练数据构建初始决策树。 对于CART算法,树的每个非叶节点都会有两个分支,并且根据基尼指数或信息增益来选择最佳划分属性。 3、后剪枝:对构建的决策树进行后剪枝操作。 后剪枝的步骤如下: (1) 使用测试集评估从根节点到每个叶子节点的分类准确率,并将其保存在错误率数组中。 (2)从树的底部开始递归,自下而上计算每个节点的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定义为:路径上节点的错误率加上参数乘以路径的复杂度。 (3) 计算每个非叶子节点剪枝前后代价函数的差值,选择差值最小的节点作为剪枝节点。 (4) 使用被剪枝节点的父节点的多数投票方法来更新被剪枝节点,使其成为叶子节点。 (5) 重复步骤2-4,直到无法再进行修剪为止。 4.模型评估:使用剪枝后的决策树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精度。 根据准确性评估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 决策树剪枝的代码实现比较复杂,涉及模型构建、剪枝和模型评估。 以上是决策树剪枝代码的简单概述和详细解释。 具体实现过程还需要根据特定的编程语言和库进行相应的代码编写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