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互联网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资产证券化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正好契合了其融资需求,于是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

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业务经验不足,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运行机制相对复杂。 加之监管体系尚未完善、信息披露不足,风险日益凸显。

与成熟的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仍处于起步阶段。 客户申请门槛低,平台抵御风险能力不足。 信用风险是平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因此,研究具体的信用风险因素,建立有针对性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是保证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资产证券化稳定、长期发展的压舱石。

1、京东白条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案例介绍

京东白条是京东金融公司为京东商城用户在平台上进行支付时提供的一项金融服务,主要以消费贷款的形式进行。 通俗地说,京东用户在支付阶段就可以通过白条产品享受先买后付的服务,前提是客户满足京东的信用门槛。

增信风控模型:增信是证券化业务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信用增级适应产品的信用评级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 。 信用增级方式一般有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两种。

一般来说,在证券化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增信方式。 “东道2号京东白条2020-2”专项计划仅采用内部信用增级,这也是该专项计划的一大特色。 地点。 内部增信包括两个方面:将资产支持证券分为高、中、低三档,并建立信用触发机制。

风控机制:在预贷阶段,京东白条通过相应的模型识别存在欺诈、批量注册、恶意抢购等不良行为的用户,筛选优质用户,赋予其白名单资格。 根据白名单额度进行相应的产品宣传推广。

根据白名单优质客户的历史消费数据,对客户进行评分分类,并给予与其购买能力对应的白信用额度。 贷款管理阶段,白条发放消费贷款后。

综合运用还款行为模型、套现行为筛查模型、欺诈行为识别模型等多种模型对贷款用户行为进行监控,结合适当的管理模型和决策模型,实现全天候行为监控和异常发现用户行为及时进行账户冻结、额度限制等操作。

京东白条的贷后管理主要是催收管理。 建立了短信催收、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委托催收、诉讼催收等标准化催收方式。 一旦用户逾期,京东白条将自动将业务转移至催收系统,并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分配催收方式。

2、京东白条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因素分析

债务人违约风险: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京东白条降低了客户获得贷款的门槛。 此举虽然显着增加了客户数量,但也带动了客户消费杠杆的提升。

长尾客户群体收入水平不稳定,长尾客户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不匹配。 如果贷款消费金额超出其承受能力,则可能导致违约风险。 例如,近年来频发的校园贷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于京东白条产品来说,如果发生大规模的用户违约事件,必然会影响京东白条ABS产品的结算和赎回。 如果情况严重,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参考2008年发生的次贷危机,其根源就是将低质量信贷资产包装到债券发行中。 最终,信用违约引发的连锁金融风险波及全国乃至全球。 因此,控制债务人的质量至关重要。

循环采购风险:循环采购的设计会产生相应的信用风险。 此类信用风险来源于回收采购时,资产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不排除资产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在进行循环性购买时,新增入池的资产质量受到京东白条业务平台本身资产质量的影响。 极端情况下,循环采购时,京东白条平台不具备相应的应收账款规模,会导致资产池规模萎缩,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风险。

总体而言,循环购买可能会降低专项计划资产池质量,从而引发违约风险。

3. 启示

一方面,蚂蚁小贷等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虽然资本规模有限,但通过多层嵌套融资,负债率较高,面临一定的合规风险。 因此,为了提高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ABS证券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基础资产。 考虑到其规模小、分散的特点,一旦发生大规模债务人违约事件,不排除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因此,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京东白条业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技术,为使用白条的客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贷前、贷中、贷后三级风险管理体系。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稳定的现金流。 大数据技术为现金流的稳定提供了充分保障。 系统分析基础资产,严格控制资产不良率、逾期率。

另外,大数据平台必须及时更新,保证所提供判断信息的有效性。 这就需要平台相应的数据中心持续、及时地收集用户信息、用户交易行为、贷款还款行为,保证信息获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