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互联网

改土治碱服务三农传奇厚植爱农情怀

弘扬农民爱心

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在衢州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观看小麦生长,与农民交流,续写了老一辈农业人改良土壤、碱处理服务“三农”的传奇。

衢州位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盆地低洼地区。 曾有28万亩盐碱地。 “春天白了,夏天水了,只听见耧斗声,粮食没有还仓。” 这是历史上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

1973年,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辛德辉等几位老师来到盐碱最严重的曲周县张庄村,住进了漏风的“三漏房” 、漏雨、漏土。 ”,启动旱涝碱咸水综合治理研究。

在他们的努力下,昔日的“盐碱滩”逐渐变成了“稻田河流”。 此后,旱涝碱盐治理成果迅速传播,推动了我国低产田治理,涉及3.8亿人口、4.7亿亩耕地。

对农民的爱是代代相传的。

在土壤碱处理取得初步进展后,老一辈科学家继续留在衢州开展综合开发工作。 师生们在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站进行了各项学习。 他们发现,虽然试验站与农田仅“一墙之隔”,但“产量差距巨大”。

如果师生眼睁睁看着量产上不去,坐不住了怎么办?

“搬出实验站,到村里去住。”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林表示,2009年,为了方便科技下田、打通农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部分师生搬到了白寨村的农家院。 。 农民们亲切地称这个院子为科技大院。 随后,其他科技院相继建成。

5月13日,白寨科技学院学生在麦田进行土壤采样。新华社记者 赵宏宇 摄

院里的师生们向当地农民展示了科技的力量。 2010级研究生黄志坚向王庄村农民推广“水氮后移”技术。 小麦亩产超过650公斤,比当地最好的土地高出100公斤。 他通过合作社集中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成本降低了10%。

类似的故事还有无数。 科技大院已成为农民农业生产的支柱。 2012年,村里的“外人”黄志坚首次当选村支书。

农民的信任,深深培养了学生对农民的热爱; 农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视农民为家人。

“我住在院子里的时候,村民们看到我经常吃方便面,就给我送来蔬菜;有时下大雨,村民们还给我送雨伞。” 2018级研究生叶松林说,村民听说他准备离开院子回学校。 当他写毕业论文时,大家从家里给他带来了梨、苹果和鸡蛋。

5月13日,叶松林老师在中国农业大学衢州实验站农机装备仓库检查农用无人机。新华社记者 赵宏宇 摄

最终,叶松林选择毕业后留在衢州实验站,继续为当地农民服务,与他深爱的农民在一起。

培养发展农业的技能

首先要把农民当老师,然后才是农民的老师。 学生可以在科技庭院练习农艺。

中国农业大学衢州实验站负责人张伟峰表示,科技学院的学生实行三年制。 他们要在这里接受大约2个月的学前培训,开学后还要在学校进行大约5个月的理论学习。 他们将在理工学院进行为期20个月左右的实习,然后返回学校撰写毕业论文。

学生扎根于广阔的田野,渴望从实践中汲取养分。

“刚来的时候,我连麦苗和杂草都分不清。在老师和村民的带领下,我走遍了全县各乡镇、村庄,查看麦苗情况。所到之处,我和主要种植户以及其他种植大户进行了交流,几个月后,我开始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2021级研究生吴一曼说。

5月13日,科技学院师生在河北衢州万亩“绿吨半粮”示范基地考察小麦状况。新华社记者 赵宏宇 摄

科技学院的同学们也深入农业企业,在服务企业成长。 2019年,位于曲周县的有机肥生产企业邯郸沃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遇到了鸡粪肥料发酵缓慢的问题。 负责人李树利来到科技园,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朱高轩立即来到公司。 。

“要想查出温度不升的原因,就得从发酵罐里取样。我每天都跳进鸡粪罐里,用手捡起鸡粪,分层取样。” 朱高轩说,那时候他每天都闻着鸡粪味。 经过近一个月的实验、查阅文献、请教导师的研究,我终于将发酵周期从60天缩短到30天左右,同时也降低了30%的生产成本。 在这个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并获得了3项发明专利。

5月13日,科技学院师生在河北衢州“绿吨半粮”示范基地检查小麦状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岳文婷摄

科技大院培养了一支懂农业、热爱乡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深圳诺泊欣农化有限公司等受访企业表示,这些学生既懂农业,又懂产品,能耐得住寂寞。 企业尤其需要这样的人才。

努力做出成绩

目前,科技学院已培养研究生700余名。 这些学生中70%以上仍从事农业相关工作。

科技学院一年级学生曹国欣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农业上市公司从事药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研究。 凭借过去积累的经验,曹国新认为,新产品一定要方便农民使用。 为此,他选择与农民一起在农田里进行研发,产品很快得到推广。

“和我同一批来到科技学院的另外三位研究生,有的在大型种植企业担任技术总监,有的在农业大学任教,有的在农业领域自主创业,他们都坚持服务农业农村。” 曹国欣说道。

近年来,曲周县已发展甜菊种植面积2万余亩。 田间管理复杂,人工成本高。 为此,叶松林对甜叶菊育苗、移栽、覆膜、培土、水肥一体化等进行了全程机械化试验。 采用新技术,每天可种植甜叶菊15亩左右,同时可铺设滴灌带,方便后期管理。

“今年试点成功后,明年衢州农民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些技术,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效益。”叶松林说。

5月5日,千雅科技学院学生张桂花(中)向农民讲解葡萄种植技术。新华社记者 岳文婷 摄

衢州县前崖村有着40多年的葡萄种植传统,全村种植葡萄近2000亩。 2017年千雅科技大院建成后,学生们发现,农民种植葡萄习惯使用大量的水和肥料,不仅浪费水资源,还造成土壤板结。 为此,他们开始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他们每亩地减少了200元的投资。 学生们还指导农民根据不同苗情变量使用无人机施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批批农业师生继续努力,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在衢州的土地上写下自己的论文。” 衢州县委书记孟凡雄表示,近年来,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支持下,衢州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县、农业绿色发展试点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庭院连接中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是科院的奋斗目标。

为分享中国经验,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中非科技学院,为非洲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农业人才。

5月13日,河北省曲周县苗木产业园,苗乐安科技大院的学生正在考察无土蔬菜。新华社记者岳文婷摄

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学院班主任焦小强表示,中非科技学院班采用“1+1+1”的模式。 国际学生第一年在中国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第二年返回非洲。 启动科技院,第三年在国内进行论文答辩。 其中,第一年实践学习,学生将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驻扎衢州实验站和科技大院开展实验、尝试支教、体验乡村文化活动。

小米是布基纳法索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每公顷产量约2吨。 在布基纳法索农业部门工作的萨图宁,2019年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起初,他并不相信中国的小米产量能超过每公顷6吨。

在衢州,研究生导师焦小强在指导他的同时,还安排了当地的农民帮助他了解小米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 收获时测得产量为每公顷 6.6 吨。

“我拍下了沉重的麦穗和我的家人的视频,并感叹道,‘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萨蒂宁说。 回国后,萨图宁运用在国内学到的间苗、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当地村民种植小米。 目前每公顷产量已达到4吨左右。

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赛姆的家乡马拉维,极端天气经常影响玉米的出苗率,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也时有发生。 他说:“我特别珍惜在中国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可以进行充分的涂料实验,系统地了解中国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为回国后的科技推广积累经验。”

目前,中非科技学院已为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拉维、布基纳法索等10多个非洲国家培养了60余名农业研究生。 将这一合作模式向全球推广,称之为为生产一线小农户赋能的典型案例。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正在探索在非洲一些国家设立科技学院,已在马拉维建成两所学院。

5月13日,中国农业大学衢州实验站的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新华社记者 赵宏宇 摄

科技学院为世界贡献的不仅仅是培养非洲学生,还有许多研究突破不断丰富人类对农业领域的理解。

“依托科院成果,我们在、、 of the of 及其子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来自一线的大量数据使得这些论文非常有影响力,为全球植物营养和养分管理等农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说。

文字记者:李凤双、范世辉、赵宏宇

视频记者:岳文婷

海报设计: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