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互联网

西南科大学生“走出去”校企合作构建层级式实践基地

陈思雨说:“每年暑假,都有很多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

一方面,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困难,另一方面,企业也很难招到“有经验、有能力”的毕业生。

学生在电力设计院实习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姚勇表示,2006年以来,学校依托地方行业协会,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与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签订了近10份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土木工程”学生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基地。

“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与学院共建实习基地,每年寒暑假可为初、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500多个实习岗位。”

依托地方行业协会,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科研、平台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和“产教融合”。产学研用”为西南科大打通了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和高校培养人才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双通道”。

学生“走出去”

校企合作共建分级递进实习基地

今年4月,建筑专业大二学生陆奇在四川三恩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图纸设计、现场施工等各个方面,这让他对自己的专业和公司的用人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企业不仅需要成绩好的学生,还需要实践能力强、思维灵活、创新的人才。”

学生对成都博物馆玻璃幕墙进行自振频率测试

“过去,大学生专业实践存在与专业不符、与专业课程脱节、随意性强、系统性弱等问题。”

姚勇表示,构建与校内课程衔接的分层学生实践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2006年以来,学院通过与各合作协会深入对接,以专业改革为突破口,着力实施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根据行业标准和发展需求修订学生培养计划,不断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并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质量协调发展。

学院学科办公室主任张兆强表示,一方面,学院在总课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学生实践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35%以上。 “实践课程体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开展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与传统的‘岗后实习’不同,‘层次递进’实习早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被写入培养计划,学生将按照《岗位实习计划》进行全岗位轮训。相关行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张兆强表示,这构成了系统的学生实践课程体系,通过从“简单”到“复杂”、“部分”到“整体”、“校内”到“校内”的一系列专业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校外”。 知识应用能力。

目前,学院已与100余家地方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空调系统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共建共享实习基地。发展。 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本科生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也为行业和企业储备了一大批能“动脑筋、上手”的复合型人才。 得到了行业和企业的认可和认可。 好评。

西部信息产业建筑学院电子第十一设计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于2013年开始与学院共建实习基地。学院院长张浩明认为,学院的学生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 ,能吃苦,肯吃苦,适应能力强,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我们公司40%以上的员工是西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

学生在校企共建实验室进行测试实验

2012年,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甚至将公司整个搬迁至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并投资5000万元在校园内建设了交通与土木工程实验室,与西南科技大学共享实验室。公司和学院。 现在,每当该公司有测试考试时,都会在学院官网公布时间和地址,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参观或参加测试。

专家“请进”

让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实现“零对接”

孙增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兼任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校外导师。

每年3月份,当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建筑设计并开始计算机建模时,他都会来到学校讲解建模技巧、参数设置、判断计算结果正确性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4月份,当学生们绘制施工图时,他就会来到学校进行指导。 6月份,他将参加学生的毕业答辩。 就像校园导师一样,他全面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 学生如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咨询他,他都会一一解答。

孙增昌并不觉得这增加了工作量。 他说:“我觉得很幸运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希望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前沿技术,让学生毕业后少走弯路。”

土木工程专业2019级毕业生杨根说:“孙老师总是给我们讲很多实际项目的案例,让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也传授给我们很多有用的经验。”

多年来,学院依托地方行业协会平台,从校外聘请地方行业协会知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讲授实践课程、指导毕业设计。 目前,学院有像孙增昌这样的校外导师20余人。

同时,土木工程学院还定期与当地相关行业协会举办“龙山规划学术论坛”、“建造节”、“结构设计大赛”、“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学术论坛和实践竞赛,拓宽行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接触面 学校提供的讲座渠道和平台,为各专业师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和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趋势和最新工程实践应用的机会。

建设节学生创意作品

更重要的是,通过邀请各行业协会的知名专家和技术骨干来学院交流指导,学院可以及时获得他们对学院教育教学建设的指导,从而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得到有效落实。做到“无缝连接”。

姚勇表示:“我们根据行业转型升级、企事业单位就业需求以及学院自身发展需要,逐步建立行业就业问题反馈机制,以便修订完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破解专业发展与行业发展脱节的问题。”

“与校内导师相比,来自行业的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实用的问题解决方案,带领学生走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

张兆强表示,据统计,2004年至2018年,学院有10名学生获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毕业生奖,2013年至2018年,50余名学生获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毕业生设计奖。四川省土木工程学会高等院校。 奖。

产教深度融合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遂宁市通山大桥建设、巴陕高速公路安全监测……近年来,西南科大的师生经常活跃在一些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学生监测香格里拉大桥施工情况

在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土木工程学院不仅打通了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渠道,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打通了渠道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姚勇表示,“学校丰富的实验平台和扎实的理论人才资源,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提供了坚强后盾。”

2012年,振通公司迁入学校时,正在申请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检测检测综合甲级资质。 西南科技大学按照申报标准为公司分配办公室和考点,并提供多项优惠政策。 并组织专业教师为申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董事长、我校工业检测94班校友杜义祥表示:“公司能够成功申请A级资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校企合作以及西南科技大学在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技术和资源。”

杜义祥介绍,校企合作以来,土木工程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科研团队为公司对外服务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 特别是在公司开展大型、复杂的检测项目时,有一些大学教授直接参与并提供专业服务。 指导并帮助解决技术问题。

“2012年以来,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参与了公司近百个测试项目,其中不乏一些结构特殊、技术难度较高的‘硬核’项目。”

“师生参加振通公司的测试项目也是一种实践和实习,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课题研究。”

姚勇说,今年,土木工程学院师生与振通公司一起参与了甘孜州折多山特长隧道的施工。 学校和企业均准备依托该项目申报立项,开展高原、高寒地区隧道建设相关技术问题的研究。

绵阳水库建设工地的学生

绵阳市勘察设计协会党支部书记赵毅表示,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有助于“攻克”行业技术难题和企业发展难题,让企业参与大学人才的培养并留住人才。 本土人才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实现“共赢”。

姚勇介绍,早在1993年,西南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南科技大学就在全国率先实行校企共建、联合育人模式。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单位组成校理事单位参加。 学校管理和资源共享成为享誉全国的“西南工学院典范”。

“进入新时代,我们不断面临新要求、新挑战。”

姚勇表示,土木工程学院以行业协会平台为纽带,以高校、企业、学生为主体,实行产教深度融合,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教育。

来源 | 《教育导报》

撰写者 | 卢雷钟兴茂

编辑| 毛玉杰

图片| 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