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互联网

:“公知”是一个相对污名化的贬义词

什么是公共知识?

公共知识分子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权威和影响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积极在社会上发声、参与社会事务的知识分子。

“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和俄罗斯。 他们特指那些利用知识、道德等社会力量,以独立个体的身份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和批判精神,热衷于社会参与和自我改造的一群受过教育、有文化的人,卢梭和托尔斯泰就是典型。知识分子[1]”。

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批判意识逐渐觉醒,知识分子开始开展一系列运动;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真正的兴起应该是五四运动期间。 鲁迅、胡适、李大钊、陈寅恪都属于这个群体。 一代现代知识分子; 此后又一个知识分子崛起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后。

在BBS和博客盛行的时期,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网络意见领袖。 在BBS上,他们多为“草根”,言论惊人,观点犀利,而在博客上,则以韩寒、李成鹏等精英博主为主。 直到微博出现,“公共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才出现。

微博是一个比BBS和博客更加开放的平台。 公共知识分子有更多的机会与公众交流。 信息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影响更大。 网络意见领袖也是信息传播的关键节点。 当时的公共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有茅于轼、李开复、韩寒等,还有不少粉丝众多、影响力较大的博主自称“公共知识分子”。

当时“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主流观点多为自由派,他们常常反建制,发表反主流观点,在社会事件上发声。 观点犀利的博主也可能会吸引更多关注; 一些“公共知识分子”甚至爱上了中国。 他们必须批评有关中国人民、中国社会和政府的一切,同时赞扬西方。 他们凭立场而非事实说话,制造出“德国下水道”、“日本人洗碗七次”等各种谬论。 “公共知识”的支持者常常给反对者贴上“五分钱”和“五分钱自己的工作”的标签。

随着“公知”谬论频出,以及我国整体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的变化,昔日的“公知”逐渐没落,“公知”二字也被污名化,带有贬义。 它与“恨国民党”和“仙”联系在一起。

但在这个人人都呼吁殴打“公共知识分子”的时代,当年扮演“公共知识分子”同样角色的知识分子难道已经不存在了吗? 他们只是换了个皮肤,以另一个身份活跃在网络上。 有一群人,一见面就会反抗西方,支持中国。 他们谈论的是他们的立场而不是事实。 他们还发表各种奇怪的言论:“警惕西方打马克思主义牌”、“工人的盒饭比美国中产阶级的好”、“还不如‘马懂事’、 “限电是一盘大棋”……他们的支持者也热衷于给提出质疑的人贴上“50W”的标签。

从这一点来看,除了立场对立之外,他们与“公知”还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极端的二极管、发射情绪、频频发表谬论、善于仇恨粉丝。

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背离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即以知识为基础推动社会良性、积极的发展。 相反,他们脱离了群众,煽动群众情绪,膨胀群众情绪。 网络上二极管思维、猎巫、仇恨的泛滥,与这些知识分子密不可分。 我们需要的不是输出情感的公共知识分子,而是实事求是的公共知识分子。

参考:

[1]马思慧. 市场化背景下“公共知识”的命名现象与污名化研究[D]. 暨南大学,2017。

[2] 黄楚新. 国民对“公共知识分子”心态的变迁研究[J]. 人民论坛,2020(28):104-106。

[3]涂凌波. 草根、公众知识与网红:解读中国网络意见领袖二十年变迁[J]. 当代传播,2016(05):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