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互联网

西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的临床症状

编辑

耳部化脓性耳病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特征的耳部疾病。 西医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可根据本病辨证治疗。

与西医病名关系的报告

编辑

西医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可根据本病辨证治疗。

疾病原因广播

编辑

外因多为风热湿邪侵袭所致,内因多为肝、胆、脾、肾功能失调所致。

病原报告

编辑

1、外邪侵入、堵塞耳窍:风热或风寒外袭,沿经侵入,邪毒积聚于耳窍。 此病可能是由于污水入耳,水湿侵入耳部,湿热郁结于耳窍所致。

2、肝胆湿热,熏耳窍:外感湿热之邪内犯肝胆,或喜食肥甘,内生湿热。 湿热郁结肝胆,耳窍蒸为本病。

3、脾虚失运,湿浊于耳窍:本病发生于体虚,脾虚失运,湿浊停聚,溢入耳窍。

4、肾元虚邪郁于耳窍:先天禀赋不足或性劳伤肾,或久病,肾元虚,肾亏,耳骨亏损,邪毒滞留,腐蚀骨骼,甚至邪毒内化而致病。

检查点广播

编辑

诊断依据

1. 病史

初发患者多数有外部感染或鼓膜外伤史; 长期患病者有患耳反复流脓的病史。

2.临床症状

症状的最初发作是急性的,伴有耳朵疼痛、肿胀和发紧、听力障碍或耳鸣。 随着病情进展,耳痛加剧,变成抽痛,或刺痛或刺痛,引起头部疼痛。 全身可能会出现发冷、发烧等症状。 儿童全身症状较重,包括高烧、哭闹、抓耳、摇头、烦躁、拒食,甚至耳后红肿等。 鼓膜穿孔、脓液溢出后,耳痛及全身症状很快缓解。 如果病情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症状会是耳内反复流脓且难以愈合,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3. 当地检查

发病初期,鼓膜松弛部、锤骨柄及周围部位血管呈放射状充血; 随着疾病的进展,鼓膜变得弥漫性充血; 鼓膜穿孔前,其体征消失,充血呈鲜红色,鼓膜凸出或位于凸出部分的中央。 黄色斑点(脓斑),若突起顶部有闪点,可见脓液从此处搏动性流出,少数患者可出现耳后红肿疼痛。 慢性病患者,鼓膜紧张部分或松弛部分出现大小不等的穿孔。 可有灰白色片状或豆渣状恶臭分泌物。

疾病与证候识别

耳疖耳疮的人还可能出现耳痛、流脓、分泌物等。耳疖耳疮患者的耳痛虽然较重,但位置较浅。 当按压耳屏或拉扯耳廓时,疼痛更加明显。 脓液和分泌物来源于外耳道,但鼓膜未穿孔。 流脓耳是由于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并积存在外耳道内。 两者的病变部位不同,仔细检查不难识别。

相关检查

听力检查可见传导性耳聋,也可见混合性耳聋。 血常规检查:鼓膜穿孔前,白细胞总数偏高。 鼓膜穿孔后或慢性病例中,白细胞可能正常。 颞骨 CT 或 X 射线可能显示骨质破坏或胆脂瘤形成。

辩证理论广播

编辑

辩证要点

耳部分泌物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然而,该病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病程长短不一。 一般来说,如果是在急性的情况下第一次排出脓液,多是由于证候所致; 如果排脓缓慢,排脓时间较长,则多为虚证,或虚实相证。 按脓色分,有黄脓、红脓、白脓、绿脓、黑臭脓等。脓黄者多为湿热所致;脓者多为湿热所致。 赤脓者,多为肝经火旺,损伤血脉所致。 脓液呈白色或蓝色者,多为脾虚所致。 臭、脏、黑腐者,多为肾虚湿浊所致。 有虚实混合证型,病情往往较严重。 至于脓的多少和脓的稠度,也可以作为辨证的参考。 若流脓清而稀,多为脾虚,水湿止聚于耳窍; 若脓浓稠,多为火热所致。 热量积聚并变成脓液。

治疗原则

根据化脓性耳病的特点,内治主要有清风热、清肝利胆、健脾祛湿、补肾益气等。 外治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凝湿排脓等局部治疗。

证候及治疗分类报告

编辑

内部治理

(1)外邪侵入、堵塞耳窍

症状:起病急,发热,耳痛逐渐加重,或剧烈疼痛后流脓; 全身伴有发热、寒战,或鼻塞流涕。 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加减。

常用药:荆条、菊花、升麻、通草、茯苓、桑白皮、马虱、生地、赤芍、麦冬。

(2)肝胆湿热,熏耳窍

症状:耳痛剧烈,耳脓黄而浓,耳鸣耳聋; 全身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硬。 儿童的症状比成人更严重,可能包括高烧、烦躁和抽搐。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清肝泻火,利尿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当归、熟地、车前草、通草、泽泻。

(3)脾虚失运、湿困耳窍

症状:耳朵流脓时间长,量多且稀。 听力损失或耳鸣。 全身可有头晕、面色苍白、纳差、便溏等,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治法:健脾渗湿,养血排脓。

处方:托力消毒散。

常用药:黄芪、皂角、金银花、甘草、桔梗、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人参。

(4)肾元亏损,邪瘀耳窍

症状:耳内脓液久不愈,反复发作,量不大,脓液混浊或呈豆腐状,有恶臭味,听力下降明显。 全身上下都可见头晕、乏力、腰膝无力。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脉细弱。

治疗方法:补肾益气,祛湿除腐。

处方:参芪丸。

常用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鱼腥草、金银花、通草、夏枯草、桔梗。

外治法

1.清除耳道脓液

用 3% 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 也可采用负压吸脓,以利脓液流出。

2.滴耳剂

使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排脓的药液滴耳剂,如黄连滴耳剂或新鲜虎耳草捣汁液,每日滴耳5-6次。

3、吹药

用清热解毒、敛湿排脓的药物吹耳朵,如耳廓散。 吹耳法是古代治疗耳朵流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吹药前应先清除耳道内的脓液。 每次吹入的药粉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堵塞,妨碍排水。

4.鼻内滴注

穿孔前有急性鼻塞的患者可以使用芳香滴鼻剂或1%麻黄碱滴鼻剂。

5. 涂层

如果病情严重或流脓发炎,引起耳前、耳后红肿疼痛,可用紫金片加水研末敷,或用如意金黄散敷,可消肿。并缓解疼痛。

6. 删除

如果鼓腔内有肉芽或息肉,可以用药物或手术切除,以利脓液引流。

7. 其他

如果孩子出现耳朵周围红肿,或者耳朵持续流脓、有臭味,可以适时进行手术。

其他治疗报告

编辑

体针疗法

对于实热证,主穴为手足少阳经和足厥阴肝经,一般用泻法; 虚证主穴为太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阳经,以及多种补法。 主穴为二门、听会、亦风,配穴为风池、外关、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脾俞、肾俞等,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针。 分钟。

艾灸

对于体虚感冒者,可用悬灸翳风穴,或艾灸足三里,每日一次,每次约1分钟。

结果和预后广播

编辑

如果初次出现耳脓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如果残留鼓膜穿孔反复发生,就会影响听力。 有些患者因治疗延误或不当而出现化脓性耳综合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防护理广播

编辑

1.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时不要用力擤鼻涕,以免邪毒入耳窍,引起耳流脓。

2、防止鼓膜损伤导致耳内流脓。 如遇鼓膜外伤,防止污水进入耳内,造成耳内流脓。

3、病后保持脓液引流通畅,合理使用滴耳剂、吹耳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若出现剧烈耳痛、头痛、发热、意识异常等,提示有证候改变的可能,应及时处理。

5、适当避免某些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的食物,如豆类、鱼虾等可能诱发邪毒的食物。

文学摘要播出

编辑

1、《伤病病因病论》卷二十九:“耳为宗脉所聚,肾气所行,足少阴、肾经。劳损血气,热乘虚寒。”入经则邪随之,血气达耳,热气积聚,则生脓,故名耳耵聍。” [1]

2、《杂病之源·羲珠·卷二十三》:“耳流脓者……小儿有胎热、胎风之别……胎热是怎样的?或不慎洗洗水”进入耳朵,引起疼痛和流脓。一开始就开始,一个月内不需要治疗。当脖子后面出现肿胀时,毒会自愈。如果没有结痂“月外,宜用赤棉粉敷。胎风呢?若初生风吹入耳内,引起肿脓,宜用玉牙粉吹。”

3、《外科大成·卷三》:“耳下疳,因耳内流脓水而致。书上云:黄脓为耳垢,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清脓耳鸣有五名,其由一,足少阴虚热者,加丹皮、石菖蒲、地黄丸四物汤滋补;手少阳风热者,加满井子。粉与同情丹青之。”

[2-3]